本文作者:访客

46℃!欧洲遭遇“高温休克”,经济动荡与社会裂痕并现……

访客 2025-07-03 18:28:58 4
46℃!欧洲遭遇“高温休克”,经济动荡与社会裂痕并现……摘要: 极端高温冲击欧洲经济,多产业陷入“高温休克”状态。2025年夏季,欧洲多国遭遇高热浪侵袭,极端天气频现,气温持续突破历史...

极端高温冲击欧洲经济,多产业陷入“高温休克”状态。

2025年夏季,欧洲多国遭遇高热浪侵袭,极端天气频现,气温持续突破历史新高。

西班牙局部气温达到46℃,打破1965年以来纪录;

葡萄牙莫拉地区气温达到46.6℃;

法国创下40.9℃的6月气温新高,气象局首次对全国88%的省份启动橙色预警;

意大利对21城发布最高级别红色警报……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称,极端高温已成为“新常态”。气候危机正在全面升级,不仅威胁民众健康,也重创农业、能源、劳动力市场及供应链,给本就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严峻挑战。

46℃!欧洲遭遇“高温休克”,经济动荡与社会裂痕并现……

“高温休克”撕裂社会

极端高温直接冲击经济运行,多产业陷入“高温休克”状态。

农业方面,干旱和野火加剧,导致作物减产风险上升、食品价格飙升。高温干旱预计将导致欧洲60%的玉米作物生长遭遇影响,这不仅使减产风险显著增加,还可能推高食品价格。据法新社报道,西班牙过去三年气温创下历史新高。频发的高温干旱天气使得该国近几年夏季饱受野火侵扰,森林火灾风险程度极高,进一步加剧了粮食安全的担忧。

能源领域也遭遇需求激增与供应受限的双重危机。法国多座核电站因冷却水过热被迫关闭;西班牙和法国夜间电力需求逼近历史峰值,高温却降低了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能源供应面临双重压力。

交通和基础设施在酷热中变得愈发脆弱,意大利电缆因高温融化导致断电,法国A61高速公路因山火关闭,交通系统陷入混乱。

极端天气还令欧洲旅游旺季遭遇“熔断式降温”。希腊波塞冬神庙、意大利斗兽场等著名景点被迫在午间时段关闭,游客满意度大幅下降。根据Sojern发布的报告,今年夏季(6月至8月)飞往欧洲的国际航班预订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其中部分归因于极端高温让游客望而却步。

除了对经济结构造成直接冲击,席卷欧洲的极端高温还带来了更深层的隐性成本。

多国公共卫生系统承压,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户外劳动者因高温死亡、医院中暑病例激增。高温天气还严重拖累劳动生产率。相关研究显示,今年夏季的极端高温可使欧洲整体经济增速降低约0.5个百分点。

气候危机也加剧了社会不平等。低收入社区因热岛效应更为显著,死亡率风险较其他地区高出45%。老年人、无空调者等弱势群体面临“生存隔离”的严峻挑战,社会不平等问题在高温下进一步凸显。

启动应急机制

面对极端高温带来的多重挑战,欧洲各国迅速启动紧急应对机制。

法国开放了市政泳池供居民避暑;意大利向公众免费开放配有空调的博物馆,在一半以上地区的高温时段全面禁止建筑和农务等户外劳动;各国卫生部门通过电视、广播和社交媒体发布高温健康指南,部分国家也提醒游客及时与当地保险和旅行社确认因高温导致的行程变更政策;部分城市也已实施用水限制,以应对干旱和山火风险。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众的即时需求。

不过展望未来,随着欧洲变暖速度已达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出现50℃极端高温的风险正在上升。研究预测,若不能有效应对高温问题,到2040年,欧洲每年将有超过9万人死于高温相关疾病;若全球升温超过3℃,高温相关死亡率或将增加三倍。

6月26日,联合国六月气候会议暨附属机构第六十二届会议在德国波恩落下帷幕。各国同意在未来两年内将联合国气候机构的核心预算增加10%,从2024—2025年的7410万欧元增至8150万欧元,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在这场与热浪的艰难博弈中,欧洲不仅面临现实的经济与社会压力,更在积极探索适应气候变化的制度性转型路径。全球目光也正聚焦于欧洲的应对经验,期待为共同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挑战提供有益借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