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辉超市还有救吗?4年亏超90亿,1年关店232家!于东来让他别学了

作者|贝塔商业 阿营
永辉超市还有救吗?
永辉超市刚刚发布了自己2024年的最新财报,所有看过的人都会倒吸一口冷气。
这家曾经的超市巨头,已经连续四年累计亏损超90亿元。
光是2024年就关掉232家门店,相当于每1.5天消失一家店。
永辉超市一边捧着"胖东来模式"当救命稻草,一边被名创优品老板叶国富低价抄底,连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都忍不住吐槽:"花钱买了个罪受"。
这出商战大戏背后,藏着传统零售业转型的集体焦虑:"规模为王"的时代落幕,永辉的"断臂求生+网红改造+资本赌局"组合拳,到底能不能打出翻身仗?
永辉的ICU账单:
越止血,越失血?
时间倒回2019年,永辉还是中国超市界的"优等生":年营收932亿元,门店数1440家,股价最高冲到11.72元。
谁能想到,短短五年后,这家公司会变成"亏损专业户"——2024年营收跌到675亿元,净利润-14.65亿元,连资产负债率都飙到88.7%,相当于每赚100元就要还88元债。
永辉不是没努力过。
2024年,管理层咬着牙关掉了232家门店,甚至把郑州一家店交给胖东来团队"爆改"。
首日销售额确实冲到188万元(相当于平时14倍),但仔细算账却让人笑不出来。
据证券机构测算,永辉超市单店改造成本或超800万元,相当于用劳斯莱斯的成本跑滴滴——短时间需要花费更多的现金,来换取长线发展。
可偏偏永辉超市一方面压根没现金,根本不能支持它继续大刀阔斧的改造;
另一方面改造门店后所带来的收益,对比单店营收固然可观,可放在永辉整个亏损的大窟窿上,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更扎心的是,关掉的门店虽然省了10亿租金,但营收窟窿越撕越大,2025年一季度营收又暴跌19.3%。
这就好比减肥切胃,体重是掉了,但人也虚脱了。
永辉现在陷入两难:继续关店可能引发供应商集体撤退,不关店又扛不住每天烧钱。
最新财报里藏有一个细节。
公司流动比率仅0.75,意味着所有流动资产变卖都不够还短期债务——这哪是转型,分明是戴着镣铐走钢丝。
学习胖东来,是永辉的良药还是毒药?
永辉把翻盘希望押在胖东来身上,这事本身就充满魔幻现实主义。
要知道,胖东来在河南许昌能把超市做成"5A景区",靠的是极端精细化运营:给员工发行业两倍工资、卖三块钱的西瓜敢包退包换、甚至给清洁工设计10种扫把。
但这套"零售乌托邦"模式,放在永辉身上却像给大象穿芭蕾舞鞋。
郑州信万广场店的改造堪称经典案例。
胖东来团队入驻后,货架间距从1.2米拉宽到1.8米,商品SKU砍掉40%,连购物车都换成带婴儿座的升级款。
首日客流暴增5倍,大爷大妈们排队抢购胖东来同款的精酿啤酒、大月饼、果汁 、绿豆糕、牛肉干、燕麦片。
但三个月后,店长就发现不对劲。
一方面永辉超市也在学习胖东来搞"零后台费用"。
以前,供应商的产品想进商超,要先交保证金、进店费、条码费;想摆个好位置,要交陈列费;想搞促销,交促销费;如果卖的够多,还要自费请个促销员理货。
"零后台费用",从长期看,肯定有利于优化行业生态。但短期内,无疑又让永辉不高的毛利率,又比同行低了一截。
更头疼的是人力成本。胖东来式管理要求给基层员工涨薪到4500元/月、年假10天。
永辉超市调改后的员工工资虽说也有增长。但于东来说,远远不够。
在2025中国超市周活动现场,永辉负责调改的高管正在台上发表演讲,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登台打断其发言,并表示:"让我加两句吧。"
于东来表示:我们郑州的(永辉超市)信万店,在调整以后,经营了有一两个月吧,这个店每个月的盈利都有两百万,(之前)我不知道。
当我知道两百万了,我就非常吃惊。然后,我说两百万为什么不去涨工资?这是我们很多企业就犯这个毛病,不要想着挣太多。
如害怕员工他的那个精神上要往下滑,怎么办呢?你就他挣多少钱,70%、60%给他返还,直接每个月盘存以后直接给他当奖金发了,这个比说什么都好。
所以于东来告诉叶国富:你是花钱买了个罪受,但既然进了这个赛道,那就干吧。
永辉超市还有救吗?
名创优品老板叶国富实在永辉超市在ICU里挣扎时入场的。
他砸62.7亿拿下永辉30%股权,收购价仅2.35元/股,比巅峰时期打三折。
"我是带着真金白银和一颗真心,跟大家一起来做永辉的。我现在是永辉第一大股东,我比任何人都希望永辉越来越好。"
在名创优品系拿下永辉超市董事会多数席位的同时,叶国富还成立永辉超市改革小组,并担任组长,来准备给永辉挖骨疗毒。
给永辉改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永辉的困境早已超越个体企业范畴。
它身上贴着所有传统零售的典型病症:盲目扩张后遗症、电商冲击并发症、转型焦虑综合征。
胖东来给它打了一剂强心针,叶国富又插上资本输血管,但能不能活下来,还得看三个关键指标:
胖东来模式能不能跑通"量产版":目前41家稳态调改店日均销售额要稳定在30万元以上。并且按照叶国富的计划,2025年,永辉调改门店要达到200家左右,计划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
叶国富的"供应链手术"敢不敢见血:永辉超市要聚焦核心供应商,锁定200家头部企业,把生鲜毛利率拉回到生死线以上,意味着要淘汰60%中小供应商;
资本市场还剩多少耐心:永辉现在市值仅剩胖东来的1/20,如果再亏两年,怕是连"壳价值"都要打折甩卖。
零售业的转型从来不是请客吃饭。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有句话很应景:"做企业就像种树,根没扎稳就急着开花,风一吹就倒。"
永辉这棵曾经的大树,现在需要证明自己不是那阵风过后,最先倒下的那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