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上市一年股绩双压,茶百道该反思些什么?

访客 2025-04-27 18:33:01 4
上市一年股绩双压,茶百道该反思些什么?摘要: 文|铑财研究院充分选择,才会凸显充分价值。随着2025年3月蜜雪冰城的上市,新茶饮四巨头终于齐聚港交所,不过各家悲欢似乎...

文|铑财研究院

充分选择,才会凸显充分价值。

随着2025年3月蜜雪冰城的上市,新茶饮四巨头终于齐聚港交所,不过各家悲欢似乎并不想通。

以蜜雪冰城为例,发行价202.5港元,上市当日不仅打破"上市即破发"魔咒,还暴涨43.21%,最终收于290港元。此后整体震荡走强,截至2025年4月25日收于468.8港元,较发行价累增131.5%,市值1780亿港元。古茗也不遑多让,2025年2月上市、发行价9.94港元,最新收盘价21.6港元,较发行价累涨117.3%,市值513.7亿港元。

玩味的是,相较"后浪"的耀人光芒,"前辈"奈雪的茶、茶百道股价热度逊色了不少。先说"新茶饮第一股"奈雪,2021年6月上市发行价19.8港元,截至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0.97港元,较发行价几乎"脚趾斩",市值仅剩16.51亿港元。据百度股市通,仅2025年内就累跌28.68%。

"第二股"茶百道,2024年4月23日以发行价17.5港元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即破发,收于12.41港元,较发行价跌29.09%。此后整体呈震荡下行态势,截至2025年4月25日股价收于8.38港元,较发行价累跌超30%,市值仅剩123.8亿港元,2025年内累跌23.2%。

一定意义上来讲,奈雪的茶与其他三者有所不同,虽近年放开了加盟,整体仍以直营为主。在该前提下,茶百道在剩余"新茶饮三强"中表现落后就该有所反思了。恰逢上市一周年,面对冷遇或正是一个盘点契机。究竟有哪些短板、市场在踌躇什么呢?

业绩掉队、低市盈率预期

资本圈有一句至理名言:投资的本质是预期艺术。股价不振,归根结底要在基本面找答案。

茶百道2024年报亮相:营收同比减少13.78%至49.18亿元,归母净利减少58.55%至4.72亿元,毛利率减少3.22个百分点至31.21%,净利率减少10.42个百分点至9.75%。

就在上月末,

营利双降,盈利水平大滑,作为上市以来首个年度秀场,成绩单难言出彩。2024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减少9.95%至23.96亿元,归母净利减少59.7%至2.37亿元,毛利率减少3.38个百分点至31.72%,净利率减少12.42个百分点至9.96%。对比来看,下半年营收环增、净利环降,净利率环增、毛利率环降。

若拉长时间线,早在上市前盈利增速就有放缓迹象。2020年-2023年营收10.8亿元、36.44亿元、42.32亿元、57.04亿元,对应增速237.4%、16.12%、34.8%;归母净利2.006亿元、7.558亿元、9.543亿元、11.39亿元,对应增速276.82%、26.26%、19.37%。毛净利率分别为36.73%、35.7%、34.41%、34.43%;22.05%、21.36%、22.8%、20.17%。

若对比竞品,以2024年为例,蜜雪冰城营收248.29亿元,同比增长22.3%,归母净利44.37亿元,同比速41.41%;毛利率32.46%,同比增长2.9个百分电;净利率17.94%增长2.24个百分点。古茗营收87.91亿元,同比增长14.54%;归母净利14.79亿元,同比增长36.95%;毛利率30.57%,下降近0.8个百分点;净利率16.99%增加2.7个百分点。

整体看,茶百道毛净利率有一定优势,但营利规模最小,也是唯一下滑的企业。这些失速掉队表现自然会影响市场信心。

国泰海通研报预计公司2025-2027年对应PE(市盈率)分别为17/16/14x。中国银河则预计古茗2025-2027对应PE估值为21x/18x/15x,蜜雪冰城为30X、26X、23X。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市盈率高的股票,通常反映市场对其未来盈利增长的乐观预期,反之则预期相对保守,而信心缺失又会体现在股价上。

规模VS质量门店量、销售费齐涨

治病要治本,刨树要刨根,想提振业绩同理。

公开资料显示,茶百道成立于2008年,第一家门店开在四川成都,价格8-23元区间,定位偏中端市场。依靠加盟大举开店,逐步覆盖大部城市,并从加盟费、品牌管理费、供应链搭建等中获利。

据招股书,2021年末-2023年末,茶百道有5070家、6352家、7795家加盟店,均占同期门店总数的99%以上。从收入看,加盟店贡献比达99.2%、99.2%、99.5%,直营店仅为0.5%、0.6%、0.5%。产品及服务性质方面,销售货品及设备贡献95%、95%、94.6%收入,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收入贡献4.1%、4%、4.4%。

可以说,加盟商是茶百道业务的核心支撑,背后是整个赛道的增量爆发红利。

然而,再牛的风口也有消退的时候。据艾媒咨询分析,新式茶饮业已从初期的快速扩张、激烈争夺份额的"跑马圈地"阶段,过渡至注重精细化运营的存量竞争阶段。新式茶饮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行业内卷加剧,市场空间趋于相对饱和状态。预计未来几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维持小幅但稳定的增长态势。

一句话,规模速度退场,质量特色登台,从业者必须调整打法。

聚焦茶百道,将扩张目标转向下沉和海外市场。据招股书,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四线及以下城市共有1732家门店,占比22.2%,2022年同期为19.7%。

由此带来的体量扩张效果可圈可点,2024年末加盟商从5538家增至5742家,加盟店量从7795家增至8382家。2024年,向加盟商销售货品以及设备收入占比为94.60%。

到了2024年,茶百道进一步调整策略,加大对加盟商的政策支持以及出售货品及设备的优惠力度,并通过提供物料销售补贴与加盟商共同承担营销活动支出。

同时,通过数字化营销、IP营销、跨界合作、艺人代言及周年庆活动等,持续扩大品牌声量及影响力。截至2024年末,茶百道品牌相关主要话题于主流社交公众信息平台(如微博、抖音、小红书等)阅读╱播放量累计达149亿次;官方自媒体账号矩阵传播达19亿次;通过广告投放等方式获得曝光量超30亿次。

只是,相关费用也随之走高。据财报,2024年茶百道分销及销售费同比增长201.64%至3.95亿元,费用率从2.3%增至8.03%;行政费增长21.36%至5.1亿元,费用率从7.36%提升至10.37%。叠加加盟商优惠政策,公司销售货品及设备的收入同比减少14.2%至46.52亿元,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收入减少7.85%至2.13亿元,其他收入同比减少1.0%至5221万元,最终总收入下滑,并挤压了利润空间。

相比之下,同期蜜雪冰城的分销及销售费用率为6.44%,行政费用率为3.04%;古茗为5.45%、3.54%,均低于茶百道。

可见,转型战略方面付出较大努力的同时,也暴露出成本控制、盈利能力方面的短板。是否仍在延续规模速度打法?发展质量有无精进处呢?

闭店量增长、单店收入下降 下沉战该怎么打?

当然,战略转型的关键不在短期业绩起伏,而在能否找到新增长点和特色竞争优势。那么茶百道找到了吗?

从门店分布看,茶百道锚定下沉市场,主要是面对蜜雪冰城等偏低价茶饮品牌的挑战。截至2024年末,三线城市门店从1516家提至1623家,占比从19.4%微降至19.3%,四线及以下城市店量从1732家提至2145家,占比从22.2%提升到25.6%。

考量在于,门店数量增加,单店收入却在下降。2021年新开门店当年收入为7414元,2023年则降到5985元。尽管2024年报并未直接给出单店收入,可据深圳商报读创,国泰海通研报提到,茶百道门店下沉扩张,单店收入承压。2024上半年新开826家门店,关闭245家,闭店率6.2%,上年同期为3%。按平均门店数计算单店收入同比减少26%,主要来自单店平均杯量的下滑,杯单价预计小个位数下滑。从同店角度,高线同店下滑幅度更大。从单店角度,由于单店收入更低的四线以下门店占比提升,拉低平均单店收入。

截至2024年末,蜜雪冰城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为23858家,古茗三线城市为2668家,四线及以下城市为2423家,仅从门店体量看,茶百道下沉度仍有待提升。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在下沉市场,消费者对茶饮口味的要求相对较低,价格竞争更激烈,规模效应对成本控制、性价比优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茶百道2024年给予了加盟商诸多优惠、也付出不小代价,但下沉市场毕竟是蜜雪冰城的主场,先发优势加上同样扶持力度加码,想要分食难度自知。

然而一番努力,加盟店的闭店速度却出现增长,全年新开1477家加盟店,同时也终止890家加盟店,是2023年220家的4倍还多。据国泰海通证券数据,2024年茶百道闭店率为11.4%,而据国际金融报,同期蜜雪冰城闭店率为4.29%,古茗为7.49%。

不算多夸言。2024年,茶百道给扶持政策、给采购优惠,出销售补贴还共担营销活动支出,力度可谓空前。

放眼新茶饮赛道,下沉几乎成了从业者寻新增量的不二选择。本就规模落后,闭店量若再增加肯定不是好消息。转型策略是否精准、有无错付误判呢?到底该如何开辟新的增长路径?

可喜改变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客观而言,转型升级从不是轻松话题,牵一发动全身,如烹小鲜如履薄冰,远非一蹴而就。问题阻点之外,茶百道的一些持续努力也收获了可喜成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供应链管理方面,成效可圈可点。据财报,茶百道各区域仓配中心服务周边平均配送半径500公里的门店,约92%门店实现下单后次日达,约95%门店每周获两次或以上的配送服务。还在北京、成都等地推出41条信任交接的夜间配送路线。通过不同温层的配送和仓配中心设立,提供就近配送来提升时效和频率,确保原材料新鲜高质。

截至2024年末,茶百道对门店的水果统一配送已复盖门店总数的71.7%,通过扩大产地自采,及干线配送加城市配送加快递配送,来持续优化水果供应链。2024年5月27日,茶百道原叶茶生产基地在福州晋安区正式投产,进一步保证了茶叶原料质量与门店饮品的稳定出品。且前置对接进出口环节,开发适配海外业务的点单系统,支撑全球化拓展。

截至2024年末,茶百道在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及中国香港分别开设了7家、2家、2家、2家及1家门店。同时新接入4个大平台销售渠道、4个权益合作渠道、8个API服务接入渠道,进一步扩大市场复盖。

还搭建了创意营销頁面207个,引入多元互动玩法,门店上线率达90%,通过丰富小程序场景体验,提升了用户互动、消费口碑。

具体到门店运营,自动化营建系统升级,AI巡检准确率达到90%,提升了门店管理效率。2024年,茶百道软件智效超级自动化系统建设被评定为2024年软件智效领航者典型案例。

截至2024年底,茶百道在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分布的比例分别为9.4%、25.5%、20.2%、19.3%、25.6%。全年推出60款新品,门店量同比增长7.6%,注册会员1.39亿,活跃会员5929万,粘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且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16亿元大增397%。

一番梳理可见,茶百道也怀揣用户为本、自我进化之心,一点点夯实产品、渠道、管理链、供应链基础。在查漏补缺中加固竞争护城河。叠加现金储备充裕,留出更多腾挪空间。单从此看,包括铑财在内,各界还应再多一些耐心信心,让其战略转型子弹再多飞一会儿。

不过还是那句话,市场竞品都没闲着,大浪淘沙中,比拼的是耐力、定力、精准度。浏览黑猫投诉,截至2025年4月25日,茶百道累计投诉量1875条,涉及喝出异物、虚假宣传等质疑。同时,2024年公司研发费虽大涨105.7%,体量仅3380万元,与同期3.95亿元的分销及销售费、5.1亿元的行政费差距明显。

且在营利双降背景下,董事、监事及最高行政人员薪酬达到1653.6万元,同比上升88%。除了2024年报显示拟一般分红每股0.2元,2024年12月茶百道还宣布派发每股0.36元人民币的特别股息。据长江商报,王霄锟、刘洧宏夫妇直接间接合计持有茶百道公司超82%股份。

上市一年股绩双压,茶百道该反思些什么?

如上所言,新茶饮的下半场,速度退场、质量登台,从规模论到差异为王。唯有夯实质量底盘、讲好特色故事,才能真正跑出加速度。

都说一时成败难论英雄,但面对上市后首份年报双降、股价颓态、竞品们的咄咄攻势,要想打个业绩翻身仗、重塑"新茶饮第二股"辉煌,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转型爬坡的关键期,需把钱花在刀刃上。

2025,茶百道会有哪些改变?能绝地反击么?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