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苹果“鸡贼”上诉

访客 2025-07-09 20:44:12 22
苹果“鸡贼”上诉摘要: 作者:薛星星,头图来自:视觉中国苹果决定与欧盟委员会硬刚到底。在被欧盟委员会处以 5 亿欧元罚款的 2 个月后,苹果赶在...

苹果“鸡贼”上诉

作者:薛星星,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苹果决定与欧盟委员会硬刚到底。在被欧盟委员会处以 5 亿欧元罚款的 2 个月后,苹果赶在最后期限前向欧盟普通法院提起上诉,试图捍卫 App Store 的主导权。

苹果向媒体们提供了一份言辞激烈的声明,指责欧盟委员会的罚款“unprecedented”(史无前例),并称欧盟的判决和罚款已经远远超出了法律要求。苹果对外表示,“正如我们的上诉将要表明的那样,欧盟委员会正在规定我们如何运营自己的商店,并强制推行一些对开发者来说令人困惑、对用户不利的商业条款。”

这场纷争的焦点仍然是苹果近年来饱受诟病的“苹果税”。长期以来,苹果一直针对 iOS 系统的应用内付费抽取 15%-30%的佣金。现在,包括“苹果税”在内的软件服务收入已成为苹果增长最为迅猛、毛利率最高的板块,每年贡献超千亿美元的收入。

但这一“税率”正在多地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区开始调查科技巨头们的市场垄断行为,无论是苹果、谷歌、Meta 还是亚马逊都在各地面临巨额罚款和反垄断诉讼。今年 4 月,欧盟委员会就依据最新生效的《数字市场法案》(Digital Markets Act,缩写 DMA),对苹果及 Meta 分别处以 5 亿欧元和 2 亿欧元的罚款。苹果此次就是针对这笔罚单发起的上诉。

某种程度上,苹果也不得不发起诉讼。如果欧盟这一判决生效,其他国家及地区或将效仿欧盟对苹果展开调查,这将动摇 App Store 的根基。在此之前,苹果已经在美国多地陷入与“苹果税”有关的诉讼及反垄断调查中。即便在中国,苹果也屡次因与微信内打赏及小程序抽成争议,而与腾讯剑拔弩张。

上诉对于苹果也是最为划算的选择——诉讼流程往往持续数年之久,苹果可以尽可能地拖延缴纳罚款的时间,将案件拖入漫长的法庭对峙中。

事实上,去年欧盟委员会就因苹果在流媒体音乐业务中的垄断行为而开出了 18.4 亿美元的罚单,但这笔罚款苹果至今也未缴纳——苹果很快就发起了上诉,要求撤销欧盟委员会的处罚,案件至今尚未开庭。

苹果与欧盟的纷争不会结束

即便多年来“苹果税”在全球各地都饱受争议,但率先对苹果发难的还是欧盟。欧盟也是最早针对科技巨头公司们的垄断地位展开立法监管的地区,早在 2020 年就开始筹划出台 DMA 法案。

但针对“苹果税”的调查展开得更早。2015 年,全球最大的流媒体音乐巨头 Spotify 就开始向欧盟委员会控诉苹果不正当竞争,反对苹果高达 30% 的抽成比例,并在 2019 年正式向欧盟委员会递交诉状。Spotify 创始人 Daniel Ek 多年来不断抨击苹果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称苹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故意挤压其他应用开发者。

苹果“鸡贼”上诉
Spotify 创始人在正式上诉时发布的公开信

案件审理延宕 7 年之久,直至去年才最终宣判。去年 3 月 4 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对苹果处以 18.4 亿欧元罚款,称苹果在流媒体音乐业务中有垄断行为。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竞争专员 Margrethe Vestager 对外称,苹果 10 年来 “滥用” App Store 在流媒体音乐软件发布方面的优势地位,阻止流媒体音乐软件商告知消费者 “在苹果生态系统以外有其他更便宜” 的付费音乐服务,从而违反了欧盟的反垄断法规。

苹果于判决当天就对外发布反对声明,称欧盟委员会今天公布的决定以竞争之名,“巩固了一家成功欧洲企业在数字音乐市场的领跑者地位。”

彼时这一判决引发市场诸多讨论——倒不是因为欧盟延续了过去一贯对科技巨头们的重罚传统,而是判决下发日期正处于欧盟 DMA 法案正式生效前夜。苹果收到 18.4 亿欧元罚单的 3 天后,DMA 法案正式全面实施。

DMA 法案完全针对科技巨头公司们而设,首批被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均为全球性的平台型公司,包括苹果、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以及字节跳动。DMA 法案的监管力度全球罕有,违规企业最高可被处以全球营业额 10%的罚款,若相关企业继续违反规定,罚款比例可提高至 20%。最严重情况下,欧盟委员会还可强制要求科技巨头出售相关业务。

苹果对欧盟判决的不满还在于,他们已经决定在 DMA 法案生效前变更 App Sotre 政策,认为欧盟此举是为了赶在 DMA 法案正式生效前强制推行判决。

但即便在最新的 DMA 法案下,欧盟也没有放过苹果。过去一年来,苹果在欧盟地区进行了多次调整,比如在欧盟地区放开了对第三方应用商店的限制,允许欧盟用户绕开 App Store 付费等等。

但在欧盟委员会看来,苹果的这些措施仍有碍公平竞争原则。今年 4 月,欧盟再度对苹果处以 5 亿欧元的罚款,理由是苹果违反了 DMA 法案中的“反引导义务”。这是 DMA 法案下开出的首份罚单。

DMA 法案要求数字平台不得限制用户使用其他产品和服务,欧盟认为苹果人为施加了多重限制,试图将用户继续引导至 App Store 体系内,阻止第三方开发者向用户提供有关 App Store 以外的销售和优惠信息。

苹果“鸡贼”上诉
欧盟委员会对苹果处以 5 亿欧元罚款

苹果在昨日向欧盟普通法院发起上诉。欧盟普通法院是欧盟法律体系中的第二级法院,专门处理涉及欧盟法的相关案件。此前,包括 Google、微软以及苹果与欧盟的多起争议案件均由欧盟普通法院审理。

北京国舜律师事务所林小建律师介绍,欧盟普通法院主要处理涉及欧盟机构行政行为的争议,包括竞争法、贸易、环境等领域案件,拥有对欧盟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的管辖权。作为一审法院,欧盟普通法院侧重于事实审查与法律适用。

这些案件审理流程往往持续多年。林小建律师介绍,普通法院案件通常需要 1-3 年,复杂案件可能延长至 5 年。2019 年,欧盟针对谷歌 AdSense 广告服务处以 14.9 亿欧元罚款后,谷歌就是向欧盟普通法院提起上诉,直至去年才最终宣判,撤销了欧盟委员会的罚款。如若科技巨头们对欧盟普通法院判决不满,仍可继续上诉至欧洲法院(CJEU),再度拉长诉讼周期。

林小建律师表示,苹果与欧盟的诉讼结果将直接影响苹果在全球的反垄断调查,包括巴西、瑞士、土耳其等国均启动了针对苹果的反垄断调查,指控内容与欧盟案件高度相似。欧盟对于苹果 App Store 政策的干预有着标杆意义,可以为中国、巴西等国的监管部门提供可参照的执法模板。

当前,苹果针对欧盟委员会判罚提出的两起上诉都还在受理环节,尚未进入实质审理流程。按照过往类似案件的审理时效来看,这些判决落地或许要到 2030 年前后才可见分晓。

Geradin Partners 的竞争法律师 Tom Smith 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苹果从根本上就非常反感任何试图改变 App Store 的行为。他表示,对于苹果而言,为了扰乱和延缓更开放的应用生态系统发展,花几百万美元的法律费用完全值得,这是一个每年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市场。

“苹果税”还能持续多久?

苹果已故创始人乔布斯在 2008 年推出 App Store 时,或许不会意识到他将借此催生出一个比智能手机庞大数百倍的移动互联网市场。

乔布斯最早甚至拒绝对外开放 App Store,他认为第三方应用将会破坏 iPhone 的用户体验。苹果为 App Store 定下的 30%抽佣比例也没有什么严格的论证过程,只是由于最早实体软件的线下分销比例大致在 40%至 50%之间,他们借此选取了一个更便宜的 30%比例。

彭博社评价称,对于早期的应用开发者们而言,苹果定下的 30%税率在当时看来算是一个公平的交易。没有苹果提供的硬件、软件以及开发工具、支付手段乃至平台投资等等,当前繁荣的移动互联网经济几乎就不会存在。

苹果提供的购买流程也足够快捷和优雅,用户只需在手机屏幕上轻点一下就可以完成应用内付费,开发者无需自建支付流程、也无需考虑全球地区差异。

数十年之后,这些应用开发者们自身也逐渐成长为一个个巨头公司,当下你几乎耳熟能详的中国互联网大公司们都建立在手机中一个个 App 之上,无论是阿里、腾讯还是字节跳动。

本质上,以 App Store 为代表的应用商店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消费者无需再度教育,第三方支付手段也足够发达,甚至开发者们自己就可以建立起完善的应用分发和支付生态,苹果顽固坚持的 30%抽佣比例已经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过去数年,不断有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巨头乃至中小开发者们开始反对“苹果税”。从欧盟委员会至美国司法部,从游戏公司 Epic Games 到流媒体巨头 Spotify,乃至国内腾讯围绕着微信小程序与苹果的争议,都在冲击着苹果的生态基础。

苹果固然不愿意就此舍弃这份收益。过去几年,包括第三方抽佣在内的服务收入已经超越硬件收入成为苹果最重要的增长来源,且利润率常年居于 70%以上,堪称苹果的“印钞机”。今年第一季度,苹果服务收入达 26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毛利率攀升至 75.7%,以三分之一的收入占比贡献了公司近 45%的毛利润。

苹果“鸡贼”上诉
苹果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

在各地监管机构加强对科技巨头们的反垄断调查之后,苹果也不得不对 App Store 做出改变,但改变往往是被迫进行。比如欧盟地区已经放开了第三方应用商店,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数地区用户仍只能在 App Store 内下载应用。又或者由于 Epic Games 的诉讼,苹果不得不在今年放开了美国地区的第三方支付,但这一改变仍只局限在美国地区。

即便在中国,“苹果税”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反对声浪。2021 年,一名中国消费者金某将苹果公司告上法庭,诉讼内容涉及 “苹果税” 收取过高以及支付方式唯一涉嫌垄断。去年 5 月,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判决原告败诉。林小建律师表示,尽管金某诉苹果税的案件以败诉告终,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已经裁定苹果在中国市场具有支配地位,这一司法过程为后续的监管行动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他表示,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反垄断法》以及《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强化了对平台经济的监管力度,明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及限制竞争行为。苹果 App Store 所施行的 30%高抽成比例、封闭的支付系统以及限制第三方渠道等措施,极有可能被认定为附加了不合理的交易条件,违背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

很长一段时间内,苹果都在试图对外强调他们为建立 App Store 生态做出的努力,试图让公众认可“苹果税”的正当性。当这一策略越来越不被开发者和监管部门认可后,苹果开始强调 App Store 相较于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安全性。

5 月 27 日,苹果最新对外发布的一封关于 App Store 的新闻稿中强调,过去 5 年 App Store 累计阻止了超过 90 亿美元的欺诈交易。苹果称,仅在 2024 年他们就阻止了超过 20 亿美元的欺诈交易,并拦截了近 200 万次的高风险 app 申请。

但也不要以为那些执着于反对“苹果税”的科技公司们就是正义的那方。比如腾讯一直拒绝苹果对 iOS 系统内的微信小游戏抽成,但同时,腾讯针对安卓系统内的微信小游戏一直抽取 30%到 40%不等的佣金。

作者:山上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