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575分被逐出家门,985>我爱你|大象夜读

高考放榜,湖南长沙长郡中学尖子生小凯(化名)的遭遇引爆网络:因沉迷手机导致高考物理类仅获575分,父母更换家门密码,将他“扫地出门”。母亲面对记者镜头情绪失控:“他现在来找我,只是因为没钱了,根本不是真心悔改!”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全民讨论。
小凯曾是父母的骄傲,中考657分进入顶尖长郡中学,被视为冲击清北的“活通行证”。父母五年间不惜两地奔波,校外租房陪读。然而,高二拥有手机后,他沉迷游戏,成绩从年级前百名狂跌至600多名。
父母尝试没收手机、签协议均无效。一次父亲怒砸手机后,小凯竟砸烂家中电视、电脑、剪断空调线,仅自己房间幸免,并躲到外婆家写遗书威胁父母。
父母无奈放出狠话,考不上985别想上学。高考成绩揭晓后,父母决绝地“扫地出门”,给出三条出路:
1、留家需遵守作息,早7点起晚11点睡,按时上交手机;
2、在县城找包吃住工作;
3、去长沙打工,仅提供路费与基础生活费。
小凯随后求助媒体调解,控诉“从小被打到大”,羡慕别家父母,认为父母管教极端。面对儿子的含泪求助,母亲在镜头前情绪决堤,痛斥他沉迷手机断送前程,指责其求助只为金钱,毫无悔意。
事件引发网友激烈争论,舆论场冰火两重天。
支持父母方认为: “砸家、自杀威胁是品行问题!”、“不管不成了!支持父母狠心!” “孩子聪明却自毁,不管就真废了!现在狠心是让他记住教训!” 部分家长群体深感共鸣:认为父母要求作息规律或打工并不过分,核心是孩子缺乏责任心和悔意。
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父母手段过于极端,“爱有条件?家门密码换掉的是亲情!” “孩子考不好就不配回家?父母的爱如此功利?” 网友质疑亲子关系是否已异化为冰冷的绩效合约,成绩达标才有亲情准入证。
这场家庭风波尚未迎来结局,但已引发全社会对教育本质的反思。正如网友的评论:“分数能决定孩子飞多高,但爱与包容才决定他们摔得多重时还能爬起来。”高考可以重来,亲情一旦撕裂,修复的代价或许远超想象。
江苏提前批:北上“官校”投档线超南大
投档后多久可查?河南:各批次录取结果查询时间看这里→
曝光!洛阳4家机构违规培训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