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让爱乘风而起--志愿者与特殊儿童的春日风筝之约

访客 2025-04-22 16:44:04 5
让爱乘风而起--志愿者与特殊儿童的春日风筝之约摘要: “如果能出去放一次风筝,那该有多好......”时间回到半个月前,当志愿者首次来到小琪家中时,这句带着憧憬的呢喃,让大家...

“如果能出去放一次风筝,那该有多好......”

时间回到半个月前,当志愿者首次来到小琪家中时,这句带着憧憬的呢喃,让大家了解到因病长期居家的她,几乎从未有机会像同龄人那样,在春日暖阳里奔跑嬉戏、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小琪眼中闪烁的对春天、对大自然的渴望,深深触动了志愿者们的心弦。

为帮小琪完成这一心愿,4月20日,新郑市慈善总会与家可美社工的志愿者们再次来到小琪家中,带领小琪和妹妹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享受春天的气息。

让爱乘风而起--志愿者与特殊儿童的春日风筝之约

80岁的风筝爱好者张建中老师,在听说小琪的故事后,毫不犹豫的加入到志愿者队伍里来。当小琪她们第一次见到这位“陌生”的志愿者时,紧张地躲在奶奶身后。小琪妹妹看到张老师胸前的党徽,激动地说道:“爷爷身上带的是党徽,他不是坏人,不会骗我们!”

“在革命战争时期,风筝曾被用作‘空中信号传递工具’。革命者通过风筝上的特定图案或灯光,与战友远距离秘密联络。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用风筝向清军营地投放反清檄文······”张老师手拿风筝,用生动的语言,向姐妹俩讲述党的光辉历程以及风筝在这一时刻的关键作用。

故事讲述完毕后,小琪姐妹俩邀请志愿者们合唱《打靶归来》,慷慨激昂的歌声吸引公园游客驻足观看。一位游客说:“我就在这附近住,经常见这个小姑娘在这边锻炼,也在黄水河桥上见过这位放风筝的老人。你们志愿者真有心,这俩小妞长大以后肯定是爱国、有作为的人!”

紧接着,张老师向小琪姐妹俩讲解起风筝制作和起飞的原理。讲解完后,张老师开始教姐妹两个放风筝,妹妹拿着风筝跑,姐姐操控风筝线,“抓紧风筝线”、“手举高”、“3、2、1,放!”风筝在张老师的声声指导与小琪两姐妹的紧密配合中随风而起,望着高飞的风筝,小琪与妹妹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让爱乘风而起--志愿者与特殊儿童的春日风筝之约

“谢谢哥哥、姐姐、阿姨和爷爷来陪我玩,我今天学到了很多,也很开心。以后我会努力学习、好好锻炼身体的!”活动结束后,小琪姐妹俩送给志愿者们两封手写信,稚嫩的字体传达着对志愿者们深深的爱。

春天是一首轻盈的诗,风是韵脚,花是标点,志愿者和小琪两姐妹的欢笑声是诗的韵律。风筝与歌声交织成今日最美的风景线,也播撒下爱国的种子。接下来,新郑市慈善总会将继续联合家可美社工,开展更多关爱特殊儿童类的志愿服务,让他们在社会的关爱中健康成长。(秦培隆)

阅读
分享